發表日期:2019-09-20

云計算到底有多么綠色呢?同企業自建并運維的數據中心相比,云計算到底是耗能還是節能;同主機托管的模式相比,是否具有更高的能效比;與高級的數據中心托管服務相比又如何呢;從云計算服務提供商處購買服務與企業自己的私有云(自行構建服務和應用,在企業的防火墻保護之下)相比,哪種更節能呢?
大多數的CIO沒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們對云計算的能效并不關心,這應該是云服務商的事情。但是,對于那些想把云計算當作一個節能機遇的CIO來說,不應該對這些問題置之不理。
由于云計算所提供的彈性和自動化特性,CIO們已經開始利用其來加快交付速度、避免基礎架構方面的先期投入,并且依靠其來提升效率。對于云計算,CIO重點關注的是安全性、可靠性、廠商鎖定以及典型商業案例的缺乏。比如,對于金融企業來說,在使用公有云時尤其會受數據安全法規的束縛,而技術和制藥公司則關注知識產權的保護,電信公司很早就開始了私有云的探索,以此向潛在客戶證明其云服務的能力??傊?,節能尚未成為關注的焦點。
現在我們回到云計算到底有多節能的話題。研究表明,到2020年為止,全美年收入1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將把69%的IT預算(主要集中在基礎架構、平臺和軟件等方面)投在云計算服務上 – 由此削減123億美元的成本以及相當于2億桶原油(足以供570萬輛汽車行駛一年)的碳排放量。把一個人力資源應用移到公有云中可以在5年內為企業節省1200萬美元,并且減少3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私有云可以在5年內節省500萬美元的成本,減少2萬5千噸二氧化碳排放。
那么,云計算帶來的節能效果對于企業來說有多大吸引力呢?業內人士認為,碳排放的削減當然是一個驅動因素,但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這也是業界普遍的看法。相對于自建并運維數據中心,云計算帶來的環境效益還較難精確量化。但至少從表面看來,由大型云計算服務商運維數據中心在能耗和成本兩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如果滿足相應的條件,云計算的確是更加節能的,下面就是所需的兩個條件:
· 從數據中心的設計開始,就考慮了能耗和制冷方面的最新技術;
· 數據中心里的設備要具備更高的能效。在很多數據中心里,服務器只有5%到10%的利用率,但是功耗仍然是最大值的60%到70% —— 盡管已經采用了虛擬化技術,設備利用率仍然遠未達到預期。
當然,企業自己的數據中心也可以做到以上兩點。但是,對絕大多數行業來說(銀行業除外)數據中心并非業務的核心,而云計算服務商卻能夠精益求精。云計算提供商不僅僅以低成本提供計算資源、客戶交易和電子郵件服務,還能提供最高級的企業數據中心也無法達到的能耗效率:
· 云計算服務商的計算設施會承載各類不同的客戶工作負載,從而更容易實現設備的高效利用。而企業數據中心無論是否采用了虛擬化技術,都只承載較為單一的工作負載;
· 云計算服務商可以把數據中心放在溫度適宜并易于利用綠色能源的地方,比如大型服務商就有能力簽訂使用風力發電的合約。
云服務提供商可以便利地從規模經濟(面向社會大眾和各行各業,規模較大)中獲得收益,但服務商也必須要關注上面提到的技術和思路。比如云服務商可能在滿足客戶需求和提高系統利用率之間左右為難,又或者數據中心使用的是非清潔能源(比如煤炭和核能)??傊?,對于云計算能否帶來節能效益,相比自建的數據中心有什么好處,如果CIO對這些問題感興趣,專家的建議是:直接讓云服務提供商來證明這些預期的收益。
至于CIO是否應該主導企業在能耗方面的事宜,這一點現在仍是眾說紛紜。持肯定態度的人認為,CIO們對于云計算和大數據的熟悉使得他們在企業節能戰略中無可取代。傳感器的普及把現實世界和軟件聯系在一起,而用于能耗測量和分析的云工具使得企業可以追蹤、調整甚至預測自己的碳排放。除了CIO,還有誰更適合主導這一切呢?
但是,另外一部分人(包括IT專家在內)則認為CIO在節能方面的作用被誤估了:削減企業碳排放不僅僅局限于數據中心和技術本身,那些在節能減排方面有實質動作的企業,其行動決心都來自于董事會和CEO;隨著全球氣候異常的日益加重,企業已經無法逃避相應的責任,其對于節能的承諾幾乎等同于一個政治聲明;而且任何公司級別的減排政策很可能都會伴隨著一次大型的營銷活動…以上種種證明,節能事宜絕非CIO所能主導。
當然,CIO斷定可以主導的是,用云服務來減少IT和電信服務本身的碳排放問題。
本文轉自西部數碼新聞資訊門戶